中国恒大,黯然退市!
8 月 12 日晚,一则足以震动资本市场的消息传来:中国恒大发布公告,公司即将被取消上市地位,曾经风光无限的 “宇宙房企”,股价最终停留在了 0.163 港元。
公告显示,8 月 8 日,中国恒大收到联交所信函,指出公司未能满足复牌指引要求,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,未在 2025 年 7 月 28 日前恢复交易,因此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。2025 年 8 月 22 日将是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。此后,股份虽依然有效,但不能在联交所上市交易,公司也将脱离上市规则的监管。在取消上市地位前,清盘人会向公司持份者提供报告,说明 2024 年 1 月 29 日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期间的清盘进展。中国恒大明确表示无意申请复核,这意味着恒大约 16 年的上市征程正式画上句号。
回顾恒大的发展历程,犹如坐了一趟惊心动魄的过山车。2009 年 11 月 5 日,恒大以 “03333.HK” 的代码在港交所上市,上市首日市值超 700 亿港元,成为当时在港最大的内地民营房企。那时的恒大处于高速扩张期,有着打造全球 “宇宙房企” 的宏大目标。上市融资为其 “高负债、高周转” 的发展模式奠定了资本基础,使其在全国疯狂拿地。2016 年,恒大销售额达 3734 亿元,跻身世界 500 强,总资产突破万亿。2017 年,恒大更是辉煌,总资产 1.76 万亿元、核心净利 405 亿元,均列行业第一,许家印也凭借 2900 亿元身家成为中国首富。
展开全文
然而,表面的风光无限背后,争议一直存在。2020 年后,恒大逐渐被债务阴影笼罩。2020 年,恒大提出 “降负债、控规模” 策略,流动性危机初现。2021 年 9 月,全面债务危机爆发,商票逾期、恒大财富理财产品爆雷,引发投资者挤兑。12 月,境外债务重组启动,又因恒大物业 134 亿元存款被占用,“恒大系” 三家公司集体停牌。2022 年,恒大总负债达 2.44 万亿元,资产负债率超 130%,资不抵债 6500 亿元,许家印 “技术性离婚” 等疑云不断。2023 年 7 月,恒大披露 2021-2022 年合计亏损超 8000 亿元,创中国企业亏损纪录。8 月 28 日复牌,股价单日暴跌 80%,市值缩水至 46 亿港元。2024 年 1 月 29 日,香港高等法院颁布清盘令,股票永久停牌,清盘人对许家印等人提起诉讼,追讨分红及酬金,冻结全球资产。5 月,证监会对恒大地产财务造假开出 41.75 亿元罚单,许家印被终身市场禁入。
如今,中国恒大走向退市。目前,恒大持股主要股东是许家印旗下的鑫鑫、均荣两家机构,合计持股 86.84 亿股,还有周承炎等三名自然人持有数十万以上股票。退市后,股票不能在公开市场交易,股东变现只能通过场外交易或公司回购,对散户来说难度大增。恒大的退市,象征着房地产高杠杆时代的终结,而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也处境艰难,未来令人担忧。
中国恒大的退市,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大事件,它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,也让投资者更加谨慎。房地产企业需要反思发展模式,加强风险控制;投资者在投资时也需要更加理性,充分考虑风险。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在经历这场风波后,走向更加健康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。
#中国恒大 #恒大退市 #房地产行业 #资本市场 #许家印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