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的100元,相当于2022年的多少钱?这些年物价涨了多少倍?
1980年,我国刚刚推出了第四版百元人民币。当时,社会的收入普遍偏低,百元大钞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稀罕。我父亲那时刚步入职场,月薪只有三十多元。在那个时代,货币的购买力极为真实,一元钱能够买到许多东西。我的童年记忆中,有一种橘子味的冰棍儿,当时只需两分钱就能购买到一支。
时光荏苒,42年后,如今的百元钞票已不再被称为“大钞”。人们的月收入普遍达到几千元已成为常态。那么,1980年的100元,现如今又相当于多少钱呢?
首先,从工资的角度来看。通过查阅1981年的工资年鉴,我们可以找到那时全国各类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。1980年,全国各行业的平均工资为803元,算下来平均每个月的工资为67元。彼时,只有全民所有制单位的金融数据被广泛统计,而后来的经济形态逐渐丰富,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单位。按照现在的标准,我们可以将单位分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,其中,城镇非私营单位又包括国有企业、集体单位、股份合作社、联营公司、有限责任公司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单位等。
展开全文
若依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比较,可以将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工资与国有单位的工资进行对照。根据最新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,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,国有单位的平均工资为115,583元。而在2022年,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我国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,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了5.1%。按照这个增长的比例推算,2022年国有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预计达到了121,478元,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约150倍。因此,1980年的100元,现在相当于15000元。
其次,从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看。根据《国家统计年鉴1983年》的数据,当年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6元。进入2021年,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35,128元,而根据2022年1至3季度的数据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,650元,同比增长了5.3%。如果按照这一增长比例来计算,预计2022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会达到36,990元,表明自1980年来,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7倍。因此,以这一计算标准,1980年的100元,相当于现在的9,700元。
第三,从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量进行比较(广义货币供应量M2),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,加上企业存款、居民储蓄以及其他类型的存款。M2实际上包罗了所有可能演变为实际购买力的货币形式,因而使得两个时代间的价值比较变得更具现实意义,同时通常反映了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及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态。根据央行的数据,1980年1月,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总额为1,031亿元。而根据2022年10月的金融统计报告,这一数值在10月末达到了261.29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11.8%。换句话说,过去40多年间,我国社会上储存的货币总量增加了2533倍。因此,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,1980年的100元相当于现在的25.34万元。
综合分析,从不同的角度确实会得出不同的结果。然而,生活条件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,尤其是回顾80年代那个实行票证制度的年代,一个月的工资几乎无法买到足够的粮食。而如今,单凭一个月的工资购买数千斤粮食已经成为常态。总之,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,才是最佳的选择。
评论